拼音ài Shí
别名艾子(《食疗本草》)。
出处《药性论》
来源为菊科植物艾的果实。9~10月,果实成熟后采收。
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艾叶"条。
性味①《日华子本草):"暖,无毒。"
②《纲目》:"苦辛,热,无毒。"
功能主治①《药性论》:"主明目。"
②《日华子本草》:"壮阳,助水藏、(利)腰、膝及暖子宫。"
用法用量内服:研末为丸,0.5~1.5钱。
复方治一切冷气:艾实与干姜为末,蜜丸如梧子大,每服三十丸。(《孟诜方》)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拼音ài Shí
英文名Fruit of Argy Wormwood
别名艾子
出处出自《药性论》。
来源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艾的果实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rtemisia argyi Levl .et Vant.
采收和储藏:9-10月,果实成熟后采收。
原形态栎叶亚菊 半灌木,高60-150cm。老枝灰黑色,上部花序分枝、花梗均生白色状绢毛。叶互生;叶有短柄,柄基部无叶耳;中部叶长椭圆形、披针形、倒卵状长圆形,稀为宽线形,长5-8cm,宽2-4cm,边缘有粗齿或缺刻状浅裂或深裂,裂片3-4对,中上部叶不裂,线状披针形或线形,长达10cm,上部叶渐小,叶质坚硬,上面绿色,无毛,下面白色,密被绢毛。头状花序多数,在枝顶呈伞房花序,花枝及花梗粗壮;总苞钟形,总苞片4层,外层卵状披针形,中内层长椭圆形至披针形,外层稀生绢毛,边缘膜质;雌花11个,边生,花冠细管状,4齿裂,一齿较大;两性花管状,长3mm,全部花冠黄色,外面有腺点。瘦果长1.5mm。花、果期8-10月。
性味味苦;辛;性温
功能主治温肾壮阳。主肾虚腰酸;阳虚内寒
用法用量内服:研末,1.5-4.5g。或为丸。
各家论述1.《药性论》:主明目。
2.《日华子本草》:壮阳,助水藏、(利水)腰、膝及暖子宫。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