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舌鸟

《中药大辞典》:百舌鸟

拼音Bǎi Shé Niǎo

别名反舌、反舌鸟(《易通卦验》),交啄(《春秋保干图》),牛屎八哥(《纲目》),牛屎了(《本草求原》),乌鸫(《脊椎动物分类学》),乌鴶(《中国的鸟类》),牛屎八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

出处《本草拾遗》

来源为鹟科动物黑鸫

原形态体长约28厘米。雄鸟的嘴黄色。虹膜褐色。上体、两翼及尾均黑色;下体黑褐,颏部缀以棕褐色羽缘,喉部亦微有此色渲染。脚近黑色。雌鸟嘴有时有褐端。上体、翼及尾均黑褐色,背部较浅淡;颏和喉均淡栗褐色,杂似黑褐色纵纹;下体余部亦黑褐色,但稍沾栗色。

生境分部栖息于平原草地或园圃间。常在地面奔驰觅食。食物主要为昆虫的幼虫,如毛虫、孑孓,蝇蛆、蚯蚓等,亦吃野果及杂草的种子。分布华南大陆及海南岛。

性味《四川中药志》:"性平,味甘咸,无毒。"

功能主治治血虚头晕,胃痛,小儿语迟。

①《本草拾遗》:"主虫咬;炙食之,亦主小儿久不语。"

②《日用本草》:"主胃中作痛。"

③《四川中药志》:"治黑头晕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炙食或炖汤服,1~2个。

复方①治黑头晕:牛屎八配黑鸡共炖汤服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

②治小儿久不语:牛屎八炖汤服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百舌鸟

拼音Bǎi Shé Niǎo

英文名Ouzel

别名反舌、反舌鸟、交啄、牛屎哵哥、牛屎了、牛屎八。

出处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鹟科动物黑鸫的肉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urdus merula(Linnaeus)

采收和储藏:捕捉后,除去羽毛及内脏,取肉鲜用或焙干。

原形态黑鸫,体长约28cm。通体几乎纯黑色。雌雄鸟的腋羽和翼下覆羽均为纯黑褐色,翅也几纯黑色。雄鸟上体褐而沾暗锈色,两翼黑色,初级飞羽具浅淡色外缘,尾羽也黑色。颏、喉淡栗褐,缀黑褐色纵纹;下体余部黑褐而沾染锈色,腹部色较淡。尾下覆羽黑色,羽端稍沾淡棕。雌鸟上下体的锈色渲染较雄鸟浓着,下体接近暗锈褐色。虹膜褐色;嘴黄色,跗跖和趾黑褐色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栖息于平原草地或园圃间,常结小群在地面上奔驰。亦常觅食在垃圾堆或厕所附近。主食昆虫类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甘肃、新疆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西藏等地。

化学成分肉含蛋白(protein),肽类(pepides),氨基酸(amino acid),脂类(lipid).

性味味甘;咸;性平

归经胃经

功能主治补气益血;杀虫止痛。主血虚头晕;小儿语迟;虫积胃痛

用法用量内服:炙食或炖汤,30-50g;或焙研,5g。

各家论述1.《本草拾遗》:主虫咬;炙食之,亦主小儿久不语。

2.《日用本草》:主胃中作痛。

3.《四川中药志》:治黑头晕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