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Biǎn Dòu Yī
别名扁豆皮(《本草便读》)
出处《安徽药材》
来源为豆科植物扁豆的干燥种皮。
性状干燥种皮呈不规则卷缩片状,大小不一,厚不到1毫米,光滑,乳白色或淡黄白色,种阜半月形,类白色。质坚,易碎。气味皆弱。以色黄白、片大者为佳。
功能主治健脾,化湿。治痢疾,腹泻,脚气浮肿。
①《本草便读》:"达肌行水。"
②《安徽药材》:"补脾化湿,止泻痢。治食物中毒性上吐下泻,解酒精中毒。"
③《江苏植药志》:"治脚气足肿。"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2~3钱。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拼音Biǎn Dòu Yī
英文名Seed-coat of Hyacinth Dolichos
别名扁豆皮
出处出自《安徽药材》
来源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扁豆的种皮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olichos lablab L.
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种子,剥取种皮,晒干。
原形态扁豆 一年生缠绕草质藤本,长达6m。茎常呈淡紫色或淡绿色,无毛或疏被柔毛。三出复叶;叶柄长4-14cm;托叶披针形或三角状卵形,被白色柔毛;顶生小叶柄长1.5-3.5cm,两侧小叶柄较短,长2-3mm,均被白色柔毛;顶生小叶宽三角状卵形,长5-10cm,宽约与长相等,先端尖,基部广楔形或截形,全线,两面均被短柔毛,沿叶脉处较多,基出3主脉,侧卧羽状;侧生小叶斜卵形,两边不均等。总状花序腋生,长15-25cm,直立,花序轴较粗壮;2-4花或多花丛生于花序轴的节上,小苞片舌状,2枚,早落;花萼宽钟状,先端5齿,上部2齿几乎完全合生,其余3齿近相等,边缘密被白色柔毛;花冠蝶形,白色或淡紫色,长约2cm,旗瓣广椭圆形,先端向内微凹,翼瓣斜椭圆形,近基部处一侧有耳状突起,龙骨瓣舟状,弯曲几成直角;雄蕊10,1枚单生,其余9枚的花丝部分连合成管状,将雌蕊包被;子房线形,有绢毛,基部有腺体,花柱近先端有白色髯毛,柱头头状。荚果镰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,扁平,长5-8cm,宽1-3cm,先端较宽,顶上具一向下弯曲的喙,边缘粗糙。种子2-5颗,扁椭圆形,白色、红褐色或近黑色,长8-13mm,宽6-9mm,厚4-7mm,种脐与种脊长而隆起,一侧边缘有隆起的白色半月形种阜。花期6-8月,果期9月。
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。主要分布于辽宁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性状本品呈囊壳状、凹陷或卷缩成不规则瓢片状,长约1cm,厚不超过1mm,表面光滑,乳白色或淡黄白色,有的可见种阜,完整的种阜半月形,类白色。质硬韧,体轻。气微,味淡。以囊壳完整、色黄白、不带种仁者为佳。
性味甘苦;温
归经脾;大肠经
功能主治消暑化湿,健脾和胃。主暑湿内蕴,呕吐泄泻,胸闷纳呆,脚气浮肿,妇女带下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-9g。
各家论述1.《本草便读》:达肌行水。
2.《安徽药材》:补脾化湿,止泻痢。治食物中毒性上吐下泻,解酒精中毒。
3.《江苏植药志》:治脚气足肿。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