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Máo Yè Bái Fěn Ténɡ
英文名root of Assam Treebine
别名左爬藤、葫芦叶、左边藤、粗壳藤、红背丝绸、白背丝绸。
出处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
来源药材基源:为葡萄科植物毛叶白粉藤的藤茎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issus assamica (Laws.)Craib[Vitis assamica Laws.]
采收和储藏:全年或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切段,鲜用呀晒干。
原形态苦郎藤 攀援亚灌木。全株无毛或多少被锈色短柔毛。小枝有明显的条纹,枝圆柱状;卷须有时分叉,初时被毛,后渐无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2-5cm,初时被锈色长柔毛;托叶膜质,近圆形,长3-4mm;叶片膜质,心形,长和宽各7-12cm,先端短急尖或尾状渐尖,基部心形,边缘有细锯齿,鲜绿色或暗灰绿色,多少有光泽,干时呈浅红褐色,两面在成熟时无毛或背面有时多少被诱色短柔毛。花两性,聚伞花序组成比叶短并与其对生的伞形花序;花梗纤细,长3-4mm,结果时伸长;花萼杯状,无毛;花瓣4,卵圆形;雄蕊与花瓣对生;花盘浅波状4裂;子房上位,无毛或多少被毛。浆果小,梨形,长6-8mm,直径4-5mm,干时黑色,有种子1颗。花期4-8月,果期8-9月。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低、中山的密林或溪边疏林中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中南、西南及江西、福建、西藏等地。
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藤茎椭圆形或扁圆形,直径0.3-1.5cm。表面黑褐色或灰褐色,有棱状条纹,并伴有多数红褐色点状突起的皮孔。节明显,节间长5-10cm。断面不平坦,皮部窄,木质部呈黄褐色,射线辐射状,导管的孔眼明显,木质部易纵向片状分离,中心髓部红褐色。气微,味淡,口尝有滑腻感。
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:木栓层细胞5-6列,排列紧密,内含棕色或红棕色物质。皮层较窄。中柱鞘纤维成束,木化。韧皮射线顶端呈喇叭状,合众多草酸钙簇晶,韧皮部筛管直径25-40μm。形成层不明显。木质部宽广,导管孔径较大,直径10-255μm;木纤维及木薄壁细胞强木化。木射线近髓部细胞木化。髓部细胞较大,直径30-110μm;纤维散在,薄壁细胞内含草酸钙针晶束。
鉴别理化鉴别 (1)取本品粉末1g,加石油醚10ml,50-60℃水浴上回流30min,滤过。取滤液置蒸发血中,挥干,加醋研0.5ml溶解残渣,沿蒸发皿边缘滴加硫酸1滴,溶液由红、黄、蓝色最后变为绿色。(检查皂甙类)(2)取本品粉末1g,加水5ml,水浴上回流15min,趁热滤过。取滤液置于试管中,加a-萘酚试液2-3滴,沿管壁缓缓加入硫酸0.5ml,在两液交界处有紫红色环。(检查多糖类)
性味淡;微涩;平
归经肝;肾经
功能主治止咳;平喘;解毒。主咳嗽;哮喘;毒蛇咬伤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-6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各家论述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味淡、微涩、平。有拔毒消肿、散瘀止痛的功能。用于跌打损伤、扭伤。风湿关节疼痛、骨折、痈疮肿毒。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