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Xiǎo Yè Liǔ
别名山杨柳、红梅蜡
来源杨柳科小叶柳Salix hypoleuca Seem.,以根、叶入药。
生境分部山西、陕西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。
性味辛、涩,温。
功能主治祛风除湿,清血化瘀。主治风湿骨痛,劳伤。外用治蛇头疔。
用法用量0.3~1两,泡酒服或适量煎水洗。外用取少许嚼烂外敷至消肿为止。
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拼音Xiǎo Yè Liǔ
别名山杨柳、红梅蜡
出处《贵州草药》
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小叶柳的根、叶。全年可采。
原形态灌木,高达3米。根红褐色。树皮黄褐色;小枝紫色或黑棕色,初有疏柔毛,后脱落。叶互生,狭椭圆形,长3.5~6.5厘米,宽1~2厘米。先端短尖,基部阔楔形或圆形,边缘有腺质小锯齿,两面叶脉上初有白色丝状毛,后脱落;柄长5~10毫米。葇荑花序;雄花序长2.4~4.5厘米,雄花疏生;苞片倒卵形,腹面腺体1,卵形;雄蕊2;雌花序长达5厘米,雌花密生,有短梗;苞片宽卵形。蒴果卵状圆锥形,无毛。
生境分部生于山坡灌丛中或山野草坡上。分布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
性味性温,味辛涩。
功能主治驱风除湿,活血化瘀。
复方①治风湿、劳伤:山杨柳根、柳树根皮各一两。泡酒,早晚温服。
②治冷骨风(风湿冷痛):鲜山杨柳根、鲜三角枫各三两。煎水,洗四肢骨节痛处。
③治鱼鳅头(蛇头疔):山杨柳叶少许,捣烂外敷,至消肿为止。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拼音Xiǎo Yè Liǔ
别名山杨柳、红梅蜡
出处出自《贵州草药》
来源药材基源:为杨柳科植物小叶柳的根或叶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alix hypoleuca Seem.
采收和储藏:根,春、夏、季采收。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灌木,高1-3.6cm。叶片椭圆形、披针形、椭圆状长圆形,长2-4cm,宽1.2-2.4cm,先端急尖,基部圆形或宽楔形,上面绿色,初时有柔毛,下面粉绿色;叶脉明显突起,全缘;叶柄长3-9mm。花序梗在开花时长3-10mm;雄花序长2.5-4.5cm,粗5-6mm;雄蕊2,花线中下部有长柔毛,花药球形,黄色;腺体1,腹生;雌花序长2.5-5cm,粗5-7mm,密花,花序梗短;子房长卵圆形,花柱2裂,柱头短;仅1腹。蒴果卵圆形,长约2.5mm,近无柄。花期5月上旬,果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。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400-2700m的山坡林缘及山沟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
性味辛;性温
归经肝经
功能主治祛风除湿;活血化瘀。主风湿骨痛;劳伤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9-30g;或泡酒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,或捣烂敷。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